熊浩教授(左三)深入病房开展业务查房
2020年4月3日,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熊浩教授结束了他在大竹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为期半年的西部定点帮扶工作。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熊浩老师以其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蔼可亲的处事方式,用真心传授技能,用爱心呵护患者,给大竹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全体医务人员和经他治疗过的每一位患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心传授。熊浩老师把帮扶单位当自己的岗位,在医疗理论和实用技能上毫无保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医疗、护理工作中,开展业务指导、临床教学等工作。他通过实地分析,结合竹医实际,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先后有针对性地举办了《纯音听阈测定的掩蔽》、《耳闷塞感的诊断和治疗》、《耳聋的防治》、《耳内镜外科在基层医院的发展》、《头晕的诊治流程》、《门诊耳内镜操作体会》、《常见耳科疾病的耳内镜表现》等专题讲座十余次,课题新颖,授课方式生动形象,不仅丰富了全科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规范了耳科疾病的诊断和诊疗技术,更是填补了大竹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在专业上的短板。大竹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陈章雄医生说:“我作为大竹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医生有幸成为了熊浩老师的学生,通过跟随熊浩老师问诊、施药、手术、查房等,深深地被他那精准的修复手术和处方施药技能所折服,更让我受益匪浅。”熊浩老师“手把手”式的手术示教,让科内医生耳科手术水平显著提高,并填补了多项手术空白,其中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更是做为四川省首例成功开展。除此之外,熊浩老师还带教科研,科室开展的课题《鼻手术病人的咽鼓管功能评估》已步入正轨......
真情呵护。日常工作中,熊浩老师视病人如亲人,他对病人态度和蔼、热情周到,对病人及家属的询问,百问不烦,有问必答;他用温馨的态度、微笑的服务,努力消除患者精神上的负担,减轻了他们心理上的压力,给予精神上极大的安慰。有一次周末,熊浩老师与他的学生陈章雄到郊外踏青,突然电话响起,原来是一个因耳石症突发眩晕的患者需要熊浩老师的救治,他在挂断电话后火速赶往医院,并立即对患者施救。通过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娴熟的手法复位,该患者病情立马得到缓解,病人流下了感激的泪水。陈章雄告诉笔者:“作为学生,我看到了熊浩老师专业的医术和以病人至上的职业精神,工作中他时常说病人的健康就是我们的追求。”
真诚待人。熊浩不仅是一位良师,更是一位益友。他虽然是一名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但他在生活中却是很接地气、和蔼可亲。在他40岁生日的那天,熊浩老师特地邀请大竹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全体医护人员与他一起共度生日。此外,他还多次邀请对口帮扶科室的同仁到他宿舍做客,亲手制作可口的饭菜,分享他的精彩人生和生活中的奇闻轶事。“和熊浩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不仅丰富了认知,更增长了见识。”陈章雄说。
分离的,是我们的身影;收获的,是我们的友谊。
离别时,熊浩老师说今后会继续加强对医院诊疗技术的指导及为疑难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这既是对大竹县人民医院帮扶的承诺,更是对大竹县人民医院工作的支持,竹医人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百万竹城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